第37章拋夫棄子女知青16
關燈
小
中
大
第37章 拋夫棄子女知青16
時光荏苒, 眨眼間六年時間匆匆而過, 1977年悄然到來。
六年間,不管外界如何紛紛擾擾, 周念夏所處的前進大隊,因為有錢隊長在前面頂著, 隊裏的人也一致團結對外, 故而大隊裏始終都是一片祥和, 可以說絲毫沒有被外界的混亂所侵襲,倒是一片難得的清凈之地。
六年間, 錢建軍和周念夏夫妻也有了兩個寶寶, 大的是5歲的哥哥錢立霖,小的是3歲的妹妹取名錢立萱, 一家四口相親相愛、生活很是和諧。
變革來得很突然。自去年, 華國一位偉人去世, 新的領導人上臺後, 接連發起了一項項改革, 從上而下改變了整個華國。事關周念夏的, 無疑就是高考恢覆的消息。
如周念夏記憶裏的一樣, 9月份就開始有消息隱隱傳來,教育部在B市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,會上討論決定恢覆高等院校招生考試, 即高考,不看出身、不看成分,以統一考試、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。
只是沒有正式通知下來, 人們不敢全然相信,但這道橫空出世的消息,讓無數的知青們看到了希望,只是哪怕只有一點希望,也足夠讓下鄉的知青們像飛蛾撲火一般前赴後繼。
1968年到1977整整10年間,前進大隊陸陸續續派下來的知青不少,和當地人結婚、談對象的知青也不在少數,甚至好幾對都已經有了孩子。
和平了幾年的前進大隊終於被打斷平靜,知青們徹底沸動起來,如紮了窩的蜜蜂,連帶著整個大隊都開始徹底亂了起來。這時如果人們能擡頭看看,就會發現整個華國都在發生著巨變。
恢覆高考,多麽讓人歡喜又可怕的一個詞,給了無數知識青年繼續深造的機會,同時也賦予了下鄉知青們回城的希望。
但同時,也就此打散無數家庭。無數對夫妻因此分離,也有無數孩子淪為單親家庭的受害者,原主的作為只是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縮影,平凡而可悲。
回城,那是所有的知青們多年來的夙願,承載著他們對過去、對城市魂牽夢繞的回憶,更是回到家鄉、回到家的希望,意義自然不同。
隨著消息的傳來,被生活壓怕了的還想著再等等,機敏一點的已經開始準備起來,借書、借課本、覆習,隊裏每日來往的快遞都不知道有多少,方方正正的,叫人一看就知道又是寄給誰的課本和覆習資料。
周念夏的覆習也就此從暗地擺到了臺面上。之前,周念夏即使看高中教材,也得打著為更好教導學生的大旗,而現在有了高考的消息,也不再需要遮遮掩,真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該知道的不還是都得知道。
錢家人日常相處在一起,自是察覺到了周念夏的異常,想到村裏傳開的消息,又想到這個兒媳婦的知青身份,錢家人自是無比擔心的。雖說周念夏這個兒媳,在這幾年間表現很是不錯,家裏的家務雖不會主動伸手幫忙,但分配下去的活計還是能做的好好的。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只能呆在村裏的無奈之舉呢?
越想越擔心的錢母還是沒有按捺住,背著錢家人和周念夏,給錢建軍偷偷打了個電話,把情況都給他說了一遍,又喊他趕緊回來,別最後媳婦跑了。
錢建軍剛聽到其實還有點怔忪。上次和周念夏提到回城這個問題,還是剛結婚時候,周念夏和他又確認了一遍他的同意。轉眼這麽多年過去,兩人都默契的沒有再提這件事,如一對再正常不過的夫妻、正常的生活著。哪裏能料到,這麽突然的,就來了。
錢建軍有些心慌,周念夏回城了,他真的能一起過去嗎?兩人在一起的時間愈長,美好的回憶愈多,他就愈加害怕失去。如若不能,那他又該怎麽辦。只是想到周念夏,想到兩個孩子,錢建軍發誓,不論周念夏去到哪裏,他都會帶著兩個孩子一直跟著,一家子就應該齊齊整整在一起才對。
錢母顯然不會知道,這一通電話根本沒有起到阻攔的作用,反而更加堅定了小兒子的信心。即將離家遠去的,可能不止一個小兒媳,而是小兒子一家四口人。
錢建軍雖然心急如焚,但也沒有立即回家,仍是等到了周末放假,裝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樣回到了錢家。又試探性的問了一下周念夏的想法,周念夏自是十分堅定高考回城的想法。
周念夏已經想好了,當了好幾年的老師,她覺得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職業,等報志願的時候她就報上市的師範類院校。以後,以華國對文化知識的渴求程度,以後教育行業形勢肯定會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,越來越好,那麽老師肯定是份十分有前景的工作(才不是因為老師工作很輕松呢)。
錢建軍聽了只得表示同意,還特自然的和周念夏商量起了,自己和兩個孩子該怎麽一起去上市。周念夏也沒有察覺到不對,不過雖然周念夏對自己有信心,但考試還沒考,現在想這些也就是個想法罷了,遠沒到實施的地步。
到了10月份,□□下發了恢覆高考的正式文件,消息瞬間席卷了整個華國。各大媒體同步公布了恢覆高考的消息,並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將於一個月後進行。
因為高考制度一度中斷了10年,此次高考不限人員,除了應屆初高中生外,工人、農民、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、覆員軍人、幹部都在此次可參加考試的範圍內,年齡也放開到了30歲,不限婚否。
所以,哪怕周念夏今年已經25,是兩個孩子的媽了,還是可以參加這次高考的。不過這種好事也就頭兩年,後面肯定還是會嚴格起來,畢竟正經學校畢業的應屆生整體知識水平總要好些。
如果說,高考制度的中斷磨滅了人們對知識的追求與看重,而現在的恢覆就是在鄭重向世人宣告,國家開始註重教育了,知識人才的春天即將到來。
原本或信或疑的人們,都相信了。只有一個月,此時時間已經很趕了,誰都不敢肯定政策什麽時候又會變動,下一次高考還會不會來臨。故而,所有有志高考的人,都決定參加這些高考,一時間鬥志盎然,只有極少數的人選擇不參加這次高考。
前進大隊亦是如此。
繁忙的秋收時節,原本老老實實幹了幾年活的知青們,此刻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考試上,哪裏還有心思賺公分,紛紛找錢隊長請假。
錢隊長知道自己要是不同意怕是會引起眾怒,也不阻攔,只是說明不幹活是沒有公分的,潛臺詞就是沒有公分也就沒有糧食。知青們能接受,他也就不管了。地裏的活,他們村裏的人照樣能幹得好。
有點積蓄的用積蓄,沒有積蓄的都在找家裏支援,這一考關乎他們日後究竟是只能紮根農村還是能回到城裏,輕忽不得。
隊裏的事,因為錢隊長有意的放下沒有引起什麽糾葛,但其他矛盾就不同了。
還住在知青宿舍裏的單身知青還好,一人吃飽全家不餓,每日除了吃喝睡就是聚在一起看書。至於有了家室的還想這樣,做夢呢。
周念夏這邊,因為錢建軍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支持,去錢父錢母那裏做過功課,錢家其他人也都沒有去說什麽。而且周念夏也沒耽誤自己的工作,故而都體諒起她、盡量不讓她幹家務活,甚至家中最近的夥食都好了不少,那是錢母想著對小兒媳好點別真給逼走了。
周念夏開始了覆習備考路,聯合其他知青們一起,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覆習小組,一個個都日夜不輟的覆習、看書,企圖在這次考試全力以赴搏一把。
其他成家的知青自然沒有這種好待遇。家中人同不同意是一說,反正同不同意也影響不了他們的態度,但是家中因此產生的矛盾也逼得他們無法全身心投入學習中。帶孩子、洗衣做飯甚至上工幹活,一個躲不掉,因為一起吃飯分糧,一個人少幹一點就得其他人多幹一點,一家人也不都是一條心的。
這種情況下,他們只得在白日裏幹完活後,晚上再來知青宿舍一起學習,覆習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。
眾多知青們,有的知識基礎不同,有的學習時間和能力不同,最後學習的結果自然就各有差異,有學的好的,也有學的不好的。
周念夏顯然就是那個學的好的,不提當老師這麽多年都沒放下的基礎知識,就是現在學習的狀態也比任何人都要好,知青們有什麽不懂得都會來問她。知青們在心裏是很羨慕她的,覺得她最後肯定能考上大學,而自己不知道有沒有希望。
當然,背地裏八卦的村人也不少,有的說周念夏不惜福,婆家對她這麽好也要走,是個狠心的;也有的說周念夏看著不是這樣的人,不知道就不要瞎傳消息;更多的人是說錢家人傻,對一個不是一條心的兒媳也這麽好。
這些或好或壞的流言,周念夏都無暇顧及了,因為高考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。首次參加高考的一共有五百多萬人次,錄取的卻只有二十七萬,錄取率十分之低。她不知道現在有多少能人在摩拳擦掌地準備考試,只得努力、努力再努力。
作者有話要說:??竹裏:查了很多資料,發現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很幸福美好的了,我們都應該珍惜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時光荏苒, 眨眼間六年時間匆匆而過, 1977年悄然到來。
六年間,不管外界如何紛紛擾擾, 周念夏所處的前進大隊,因為有錢隊長在前面頂著, 隊裏的人也一致團結對外, 故而大隊裏始終都是一片祥和, 可以說絲毫沒有被外界的混亂所侵襲,倒是一片難得的清凈之地。
六年間, 錢建軍和周念夏夫妻也有了兩個寶寶, 大的是5歲的哥哥錢立霖,小的是3歲的妹妹取名錢立萱, 一家四口相親相愛、生活很是和諧。
變革來得很突然。自去年, 華國一位偉人去世, 新的領導人上臺後, 接連發起了一項項改革, 從上而下改變了整個華國。事關周念夏的, 無疑就是高考恢覆的消息。
如周念夏記憶裏的一樣, 9月份就開始有消息隱隱傳來,教育部在B市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,會上討論決定恢覆高等院校招生考試, 即高考,不看出身、不看成分,以統一考試、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。
只是沒有正式通知下來, 人們不敢全然相信,但這道橫空出世的消息,讓無數的知青們看到了希望,只是哪怕只有一點希望,也足夠讓下鄉的知青們像飛蛾撲火一般前赴後繼。
1968年到1977整整10年間,前進大隊陸陸續續派下來的知青不少,和當地人結婚、談對象的知青也不在少數,甚至好幾對都已經有了孩子。
和平了幾年的前進大隊終於被打斷平靜,知青們徹底沸動起來,如紮了窩的蜜蜂,連帶著整個大隊都開始徹底亂了起來。這時如果人們能擡頭看看,就會發現整個華國都在發生著巨變。
恢覆高考,多麽讓人歡喜又可怕的一個詞,給了無數知識青年繼續深造的機會,同時也賦予了下鄉知青們回城的希望。
但同時,也就此打散無數家庭。無數對夫妻因此分離,也有無數孩子淪為單親家庭的受害者,原主的作為只是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縮影,平凡而可悲。
回城,那是所有的知青們多年來的夙願,承載著他們對過去、對城市魂牽夢繞的回憶,更是回到家鄉、回到家的希望,意義自然不同。
隨著消息的傳來,被生活壓怕了的還想著再等等,機敏一點的已經開始準備起來,借書、借課本、覆習,隊裏每日來往的快遞都不知道有多少,方方正正的,叫人一看就知道又是寄給誰的課本和覆習資料。
周念夏的覆習也就此從暗地擺到了臺面上。之前,周念夏即使看高中教材,也得打著為更好教導學生的大旗,而現在有了高考的消息,也不再需要遮遮掩,真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該知道的不還是都得知道。
錢家人日常相處在一起,自是察覺到了周念夏的異常,想到村裏傳開的消息,又想到這個兒媳婦的知青身份,錢家人自是無比擔心的。雖說周念夏這個兒媳,在這幾年間表現很是不錯,家裏的家務雖不會主動伸手幫忙,但分配下去的活計還是能做的好好的。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只能呆在村裏的無奈之舉呢?
越想越擔心的錢母還是沒有按捺住,背著錢家人和周念夏,給錢建軍偷偷打了個電話,把情況都給他說了一遍,又喊他趕緊回來,別最後媳婦跑了。
錢建軍剛聽到其實還有點怔忪。上次和周念夏提到回城這個問題,還是剛結婚時候,周念夏和他又確認了一遍他的同意。轉眼這麽多年過去,兩人都默契的沒有再提這件事,如一對再正常不過的夫妻、正常的生活著。哪裏能料到,這麽突然的,就來了。
錢建軍有些心慌,周念夏回城了,他真的能一起過去嗎?兩人在一起的時間愈長,美好的回憶愈多,他就愈加害怕失去。如若不能,那他又該怎麽辦。只是想到周念夏,想到兩個孩子,錢建軍發誓,不論周念夏去到哪裏,他都會帶著兩個孩子一直跟著,一家子就應該齊齊整整在一起才對。
錢母顯然不會知道,這一通電話根本沒有起到阻攔的作用,反而更加堅定了小兒子的信心。即將離家遠去的,可能不止一個小兒媳,而是小兒子一家四口人。
錢建軍雖然心急如焚,但也沒有立即回家,仍是等到了周末放假,裝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樣回到了錢家。又試探性的問了一下周念夏的想法,周念夏自是十分堅定高考回城的想法。
周念夏已經想好了,當了好幾年的老師,她覺得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職業,等報志願的時候她就報上市的師範類院校。以後,以華國對文化知識的渴求程度,以後教育行業形勢肯定會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,越來越好,那麽老師肯定是份十分有前景的工作(才不是因為老師工作很輕松呢)。
錢建軍聽了只得表示同意,還特自然的和周念夏商量起了,自己和兩個孩子該怎麽一起去上市。周念夏也沒有察覺到不對,不過雖然周念夏對自己有信心,但考試還沒考,現在想這些也就是個想法罷了,遠沒到實施的地步。
到了10月份,□□下發了恢覆高考的正式文件,消息瞬間席卷了整個華國。各大媒體同步公布了恢覆高考的消息,並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將於一個月後進行。
因為高考制度一度中斷了10年,此次高考不限人員,除了應屆初高中生外,工人、農民、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、覆員軍人、幹部都在此次可參加考試的範圍內,年齡也放開到了30歲,不限婚否。
所以,哪怕周念夏今年已經25,是兩個孩子的媽了,還是可以參加這次高考的。不過這種好事也就頭兩年,後面肯定還是會嚴格起來,畢竟正經學校畢業的應屆生整體知識水平總要好些。
如果說,高考制度的中斷磨滅了人們對知識的追求與看重,而現在的恢覆就是在鄭重向世人宣告,國家開始註重教育了,知識人才的春天即將到來。
原本或信或疑的人們,都相信了。只有一個月,此時時間已經很趕了,誰都不敢肯定政策什麽時候又會變動,下一次高考還會不會來臨。故而,所有有志高考的人,都決定參加這些高考,一時間鬥志盎然,只有極少數的人選擇不參加這次高考。
前進大隊亦是如此。
繁忙的秋收時節,原本老老實實幹了幾年活的知青們,此刻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考試上,哪裏還有心思賺公分,紛紛找錢隊長請假。
錢隊長知道自己要是不同意怕是會引起眾怒,也不阻攔,只是說明不幹活是沒有公分的,潛臺詞就是沒有公分也就沒有糧食。知青們能接受,他也就不管了。地裏的活,他們村裏的人照樣能幹得好。
有點積蓄的用積蓄,沒有積蓄的都在找家裏支援,這一考關乎他們日後究竟是只能紮根農村還是能回到城裏,輕忽不得。
隊裏的事,因為錢隊長有意的放下沒有引起什麽糾葛,但其他矛盾就不同了。
還住在知青宿舍裏的單身知青還好,一人吃飽全家不餓,每日除了吃喝睡就是聚在一起看書。至於有了家室的還想這樣,做夢呢。
周念夏這邊,因為錢建軍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支持,去錢父錢母那裏做過功課,錢家其他人也都沒有去說什麽。而且周念夏也沒耽誤自己的工作,故而都體諒起她、盡量不讓她幹家務活,甚至家中最近的夥食都好了不少,那是錢母想著對小兒媳好點別真給逼走了。
周念夏開始了覆習備考路,聯合其他知青們一起,組成了一個大型的覆習小組,一個個都日夜不輟的覆習、看書,企圖在這次考試全力以赴搏一把。
其他成家的知青自然沒有這種好待遇。家中人同不同意是一說,反正同不同意也影響不了他們的態度,但是家中因此產生的矛盾也逼得他們無法全身心投入學習中。帶孩子、洗衣做飯甚至上工幹活,一個躲不掉,因為一起吃飯分糧,一個人少幹一點就得其他人多幹一點,一家人也不都是一條心的。
這種情況下,他們只得在白日裏幹完活後,晚上再來知青宿舍一起學習,覆習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。
眾多知青們,有的知識基礎不同,有的學習時間和能力不同,最後學習的結果自然就各有差異,有學的好的,也有學的不好的。
周念夏顯然就是那個學的好的,不提當老師這麽多年都沒放下的基礎知識,就是現在學習的狀態也比任何人都要好,知青們有什麽不懂得都會來問她。知青們在心裏是很羨慕她的,覺得她最後肯定能考上大學,而自己不知道有沒有希望。
當然,背地裏八卦的村人也不少,有的說周念夏不惜福,婆家對她這麽好也要走,是個狠心的;也有的說周念夏看著不是這樣的人,不知道就不要瞎傳消息;更多的人是說錢家人傻,對一個不是一條心的兒媳也這麽好。
這些或好或壞的流言,周念夏都無暇顧及了,因為高考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。首次參加高考的一共有五百多萬人次,錄取的卻只有二十七萬,錄取率十分之低。她不知道現在有多少能人在摩拳擦掌地準備考試,只得努力、努力再努力。
作者有話要說:??竹裏:查了很多資料,發現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很幸福美好的了,我們都應該珍惜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